-
华润再添新成员康佳进入新阶段康佳专业化整
8月15日,康佳专业化整合发布会在深圳举行,康佳正式成为华润集团旗下科技与新兴产业板块的业务单元。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李镇,深圳市市长覃伟中,华润集团董事长王祥明、京东方董事长陈炎顺出席活动并致辞,华润集团总经理王崔军主持活动,深圳市国资委和...
-
野外科考,寻找亿万年前的生命
2023年,徐星在内蒙古自治区巴音满都呼嘎查挖掘恐龙化石。臧海龙摄 人物小传 徐星,1969年生,新疆伊犁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主要从事中生代爬行动物化石及地层学研究,曾获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
-
持续探索创新抢占算力新赛道
作者:一木 今年以来,DeepSeek“破圈”跻身全球人工智能大模型“顶流”,人形机器人加速进入多个应用场景……人工智能发展可谓如火如荼、千帆竞速。作为人工智能基础支撑的算力,热度同样不减。前不久,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算力互联互通行动计划...
-
每个团队获1200万元资助,成员年龄不超
光明日报记者崔兴毅光明日报通讯员孙闻阳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新设的创新研究群体项目(B类)完成评审。在650个申请团队中,31个团队经过激烈角逐脱颖而出,分别获得5年1200万元资助。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评审最大的特点是“年轻”—...
-
“科技丝路”激活文化基因AI赋能中国故事
6月18日,第三十一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网易以“科技丝路·文化出海”为主题,携旗下游戏、有道智能学习、LOFTER社区等业务亮相。网易围绕“科技传承非遗、科技赋能生活、科技驱动突破”等三大维度,打造沉浸式展区,构建了一条...
-
中国煤科:从“半封家书”看“世纪传承”
中国煤炭工业的发展经历了“机械化—数字化—高端化”三级跨越,而这三个时代的跨越恰好映照着三代煤科人跨越两个世纪的薪火传承。从上世纪70年代的“国产自主采煤设备”研发,到本世纪初“国产自动化采煤设备”研发,再到近年来“高端智能采煤机”的问世,...
-
地质学荒野求生?整个地球都是它的实验室!
当徒步成为社交新宠,一群“背包客”正用脚步丈量山河、解锁地球密码。山峰、岩石、丛林乃至地球脉动,都是地质学的研究对象。这专业是酷还是苦?前景如何?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李亚林强调,地质学以整个地球为实验室,直面全球资源、能源、环境与气...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用“万能积木”拼出“中
高分子材料被誉为“新时代材料之王”,既能支撑大国重器建设,也能赋能人民美好生活。 “高分子材料像个万能积木库,可以按需搭配、自由组合。”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学副院长段顺指出,其轻质、防腐蚀、可定制性强的特性,使其在航空航天、汽...
-
温度与深度:当医学社会学遇见《医学的温度
医学不仅是卫护生命的科学,更应是温暖生命的艺术。在东南大学2025年春季《医学社会学》的课堂上,当老师向同学们推荐了韩启德院士的《医学的温度》时,一场关于医学本质的深层对话悄然展开。这些凝结着思考与感动的学生心得,既是对书中学理的回应,亦是...
-
易视界星乐控荣登国家级期刊《智慧医学》斩
近日,易视界旗下星乐控相关成果荣登中华医学会《智慧医学》国家级期刊。该期刊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在业内颇具影响力。同时,星乐控成果在相关评选中荣获科技创新一等奖,彰显其在眼健康领域的创新实力。 易视界星乐控具有超清、超轻、超高舒...
-
“时间显微镜”揭示距今3亿年前后海洋生物
地球正在快速变暖——但早在3亿多年前,类似的气候剧变就曾引发海洋生命的巨大波动。日前,南京大学沈树忠院士团队在《科学进展》发表研究成果,首次利用高精度大数据揭示:在晚古生代(约3.4亿至2.5亿年前),地球缓慢变冷时,海洋生物加速演化、种类...
-
研究发现鸟类酸味感知演化奥秘
酸味通常被哺乳动物视为警示信号,但许多鸟类却能频繁取食富含高浓度有机酸的酸性水果。鸟类吃酸的耐受机制是什么?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赖仞课题组取得研究进展,揭示鸟类酸味感知演化奥秘,破解其味觉适应关键机制,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
-
我国刷新平顶脉冲磁场世界纪录
记者22日从华中科技大学获悉,该校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李亮教授团队近日成功实现71.36特斯拉平顶脉冲磁场,进一步巩固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 平顶脉冲磁场是强磁场技术前沿方向,兼具稳态与脉冲优势,能实现高磁场强度且稳定维持,为核磁...
-
热爱且擅长:专业选择的应有考量
高考落幕,志愿填报提上日程。常言道,高考是“七分考,三分报”。可全国有3000多所高校、800多个本科专业,如何精准筛选、填报,成了家长与考生百般纠结的心事。 从现实看,近年来高考志愿填报有两大误区:一是纯就业导向,即以就业率为唯一标尺,...
-
用空气发电,盐穴里的“超级充电宝”
空气也能发电?在泰山脚下,一座利用空气发电的“超级充电宝”初具雏形。这就是全球在建单机功率最大的压缩空气储能电站——“能储一号”山东泰安350兆瓦压缩空气储能创新示范电站。 6月19日至20日,记者跟随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组织的“走进新国...
-
银河系迷你巡天?中国科学家破译宇宙线加速
近日,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发布"银河系迷你巡天"专题研究成果,以迄今最灵敏的观测能力揭示了银河系内超高能伽马射线的壮丽图景。这一系列发现为探索宇宙线起源、传播及极端天体物理过程提供了全新视角,标志着人类进入超高能伽马天...
-
我们为何如此钟情科研科技视点·科技强国路
图①:敬毅民在研究联想多智能体间的任务规划。 殷晨鑫摄 图②:连涛向学生介绍年度科研亮点成果。 胡睿坤摄 图③:靳志文在实验室调试X射线成像系统的光路组件。 图④:吴杰在风洞实验室指导研究生。 卫明远摄 又是一年毕业季,新一批...
-
在抗癌战场投下“智能制导武器”
近日,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血液病医学部高晓宁教授团队和周杰教授团队合作,在国际著名期刊《Oncogene》发表突破性研究成果,首次揭示PHF19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致命开关”作用,为破解白血病复发耐药难题带来全新解决方案。这项发现...
-
氢燃料电池汽车规模化要过几道坎
全球首台260吨氢能矿卡首秀、全球首款氢-电混动乘用车展出、全新一代NEXO氢燃料电池车SUV首次在华亮相、燃料电池堆等设备普遍实现高国产化率……记者在6月18至20日举办的2025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暨展览会上获悉,目前氢燃料电池汽...
-
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医院院长陈洁:近视防控
??儿童青少年近视已成为影响我国国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作为中国近视防控能力建设联盟秘书长、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陈洁教授在近视防控领域深耕多年,从临床实践到体系建设,构建了技术创新与社会协同并重的防控体系。光明网记者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