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内的原子级热流“可视化”成为现实
时间:2025-08-22 09:36 来源:光明网 阅读量:14082
想象一下,如何给芯片内部原子级别的热流拍张“高清照片”?这看似科幻的挑战,已被中国科学家变为现实。北京大学高鹏教授团队日前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突破性成果,他们利用一种基于声子输运可视化的电子显微技术,首次实现了亚纳米尺度的热流“可视化”,为芯片散热这一世纪难题带来了新曙光。
在芯片这个微缩宇宙里,热量是性能的隐形杀手。随着芯片工艺逼近物理极限,纳米级制程、复杂结构导致芯片内部界面数量激增。声子,这一晶格振动的能量量子,在跨越这些微小界面时遭遇重重阻碍,形成顽固的界面热阻,如同无形的堤坝阻挡热流,成为高端芯片性能提升的致命瓶颈。
然而,看清这些原子级的热流并非易事。传统热测量技术面对亚10纳米量级的先进芯片结构,分辨率严重不足,更无力探测深埋材料内部的界面。高鹏团队另辟蹊径,将目光投向了电子显微镜中的快电子非弹性散射技术。
他们如同在微观世界搭建精密实验室:在电子显微镜内设计专用原位热输运装置,在关键的宽禁带半导体氮化铝—碳化硅异质结界面上“雕刻”出定向热流通道,构建出稳定的温度梯度。通过捕捉电子与声子相互作用的独特“指纹”——非弹性散射声子谱,团队实现了史无前例的突破:亚纳米级温度场成像。
实验揭示的微观热图令人惊叹:在氮化铝—碳化硅界面处,仅仅2纳米的微小跨度内,温度竟骤降10至20摄氏度!这相当于在完美晶体材料中跨越数百纳米才能观察到的温差。计算表明,该界面的热阻高达完美晶体材料的30至70倍,清晰印证了微小界面正是芯片内部热阻的“主战场”。
此外,团队还首次捕捉到热流下声子的“非平衡态”:在界面附近约3纳米的狭窄区域,声子分布明显偏离了平衡状态。通过精巧地比较正、反热流方向下声子态的不对称演化,他们揭示了隐藏其中的非弹性声子输运机制——界面局域模式在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这为从原子层面设计低热阻界面提供了珍贵的理论蓝图。
“在纳米尺度测温已是巨大挑战,而本文更进一步,揭示了极小尺度下热流如何穿越界面,以及声子如何‘穿针引线’般调控这一过程。”《自然》资深编辑高度评价,“这些材料对高功率电子设备意义重大——在那里,热管理是生死攸关的技术。”
“这套技术成功测绘了原子级薄层界面的温度分布,直指数十年前的科学难题——能否在微观尺度下看清界面附近的温度?”高鹏强调,“它不仅能实现亚纳米分辨的热成像,更能追踪搬运热量的声子的动态输送过程,为散热材料、热电转换乃至下一代芯片中的界面热管理研究开启全新维度。”
高鹏进一步说,当电子显微镜化身为洞察原子热浪的“超级温度计”,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热操控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清晰图景。“这不仅关乎你手中更强大的手机芯片,更预示着能源利用效率跨越式提升的未来。”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
宝马中国联合华为终端深度融合鸿蒙生态开启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汽车智能化已然成为行业发展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宝马中国与华为终端的合作,宛如两颗璀璨星辰在浩瀚宇宙中交汇,为汽车智能互联领域带来了全新的曙光和无限可能。宝马,一直以来凭借其卓越的驾驶操控性能,无论是在蜿蜒的山路还是平坦...
-
汽车行业首批增程器综合性能认证自主品牌技
在汽车行业技术不断迭代升级的进程中,增程器领域传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颁发了汽车行业首批“乘用车增程器综合性能之星”认证证书,这一举措在汽车行业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此次认证基...
-
怎么选购电动叉车呢?易工机械分享几个要点
电动叉车是现代物流行业中的重要设备之一,与传统的燃油叉车相比,它具有更好的环保性、低噪音、更低的维护成本、操作简便、节省时间和更高的安全性等优势。但在选购电动叉车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载货能力叉车的载货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在选...
-
不断创“芯”,亚略特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
近日,由深圳市芯片行业协会联合凤凰网举办的“新时代芯未来“全球芯片产业链发展高峰论坛在深圳前海万科国际会议中心成功召开。亚略特作为杰出企业代表之一受邀参与了此次峰会,并凭借在多模态生物识别核心技术上的不断创新,以及芯片研发领域的持续突破,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