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为何会敏感?原来是远古鱼“遗传”
时间:2025-09-17 11:08 来源:光明网 阅读量:7422
你有过牙齿酸酸胀胀的体验吗?这会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牙齿有多敏感。其实,在咀嚼食物时,这种敏感性大有用处,它能提供关于温度、压力,还有疼痛方面的重要信息。但你可能不知道,坚硬的牙釉质内部那些敏感的部位,在演化之初竟然是帮助远古鱼类在危机四伏的海洋中存活下来的关键利器。
美国芝加哥大学科学家最近发现,人类牙齿内部的牙本质,也就是对冷热酸甜敏感的那层结构,最早是由远古鱼类带甲外骨骼中的感觉组织演化而来的。
大约在4.65亿年前的奥陶纪,早期脊椎鱼类全身覆盖着坚硬的铠甲。这些甲胄上布满微小的凸起结构,内部含有类似牙本质的组织。科学家推测,这些结构能感知周围水流的压力、温度的变化,甚至能探测到靠近的掠食者,就像一套“水下雷达系统”。
有趣的是,类似的“雷达系统”也出现在无脊椎动物身上,比如寒武纪的节肢动物(类似今天的螃蟹和虾)。这表明,尽管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在演化上走上了不同的路线,但它们独立发展出了相似的感知结构,以应对远古海洋的生存挑战。
科学家开始搞这项研究,可不是为了寻找牙齿的起源,而是想解答一个长期存在的古生物学难题:化石记录里最早的脊椎动物是啥?
科学家向各地的博物馆要了寒武纪的化石标本,打算用CT扫描找找脊椎动物特征的明显迹象。在扫描一块平平无奇的化石时,他们发现了一些疑似牙本质的结构。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些结构其实更接近现代节肢动物甲壳上的感知器,即一种帮助螃蟹、昆虫等动物感知周围环境的微小器官。
这一误打误撞的发现,反而揭示了更深刻的规律,即牙齿的演化可能遵循“由外向内”的路径。也就是说,敏感的感知结构先在体表外骨骼上演化出来,后来才被基因工具包“改造”成口腔内的牙齿。
今天的某些生物仍然保留着这种古老特征的“活证据”。鲨鱼、鳐鱼和鲶鱼身上也有类似牙齿的结构,叫小齿,这使它们的皮肤摸起来就像砂纸一样。
等你再次洗牙又酸得皱眉时,不妨想想,这可是4亿多年进化史在你口腔里留下的“雷达系统”。它在提醒你:“注意,有人在碰我的铠甲。”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
宝马中国联合华为终端深度融合鸿蒙生态开启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汽车智能化已然成为行业发展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宝马中国与华为终端的合作,宛如两颗璀璨星辰在浩瀚宇宙中交汇,为汽车智能互联领域带来了全新的曙光和无限可能。宝马,一直以来凭借其卓越的驾驶操控性能,无论是在蜿蜒的山路还是平坦...
-
汽车行业首批增程器综合性能认证自主品牌技
在汽车行业技术不断迭代升级的进程中,增程器领域传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颁发了汽车行业首批“乘用车增程器综合性能之星”认证证书,这一举措在汽车行业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此次认证基...
-
怎么选购电动叉车呢?易工机械分享几个要点
电动叉车是现代物流行业中的重要设备之一,与传统的燃油叉车相比,它具有更好的环保性、低噪音、更低的维护成本、操作简便、节省时间和更高的安全性等优势。但在选购电动叉车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载货能力叉车的载货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在选...
-
不断创“芯”,亚略特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
近日,由深圳市芯片行业协会联合凤凰网举办的“新时代芯未来“全球芯片产业链发展高峰论坛在深圳前海万科国际会议中心成功召开。亚略特作为杰出企业代表之一受邀参与了此次峰会,并凭借在多模态生物识别核心技术上的不断创新,以及芯片研发领域的持续突破,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