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世界网 >> 热点

热点

在星空与书籍间架设科普之桥——专访《星汉灿烂:中国天文五千年》作者李亮

   时间:2025-05-11 05:52   来源:光明网   阅读量:5073   

创作科普文章就像调酒,不能把科研论文这种高浓度的酒简单稀释,而要在保持知识纯度的前提下,调整呈现出来的口感。

本期嘉宾:李亮

?李亮,文津图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

嘉宾作品《星汉灿烂:中国天文五千年》

本书以时间为主线,通过大量历史故事回顾了中国天文学的发展历程、重大科学成就与贡献,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探索未知事物的执着。

科研与科普的双重使命

“科学史是连接科技与人文的天然桥梁,其学科属性决定了我们天然肩负着科学教育与传播的使命”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李亮如此阐释他投身科普的原因。

科学技术史是理学一级学科,但长期以来并未设有本科专业,该领域的研究者几乎都由其他学科背景转型而来。李亮的学术轨迹印证了这一点:本科计算机、硕士物理,博士阶段他最终选择深耕科技史的研究。这种内在的多元融合特性,不仅赋予了科技史学科独特的魅力,也自然而然地引导着研究人员涉足科普写作。

谈及科普创作的契机,李亮坦言:“其实我本身就特别爱读书,只要有空闲时间,我就会翻一翻书,因此也喜爱写东西。同时,我也意识到社会对优质科普内容的需求日益增长,发掘科研成果的社会价值,以及满足社会需求是我进行科普创作的主要动力。”

此外,科普创作也是科研工作中的有益调剂。李亮讲道,自己最大的乐趣就是做科研,但也承认,当爱好成为职业,工作有时难免会遭遇瓶颈或感到单调。此时,科普就能成为一种有效的调节与放松方式。

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如同鸟之双翼、车之双轮。在这样的背景下,怎样平衡学者和科普作家的这种“双重身份”?李亮说,科普创作所需的选题、素材和灵感,固然离不开广泛阅读,但更多是直接受益于科研实践的启发。

例如,在开展古代星图整理与研究的课题时,他在搜集历史上的东西方星图过程中,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话题:古人为什么要绘制星图?他们用了怎样的技术手段、什么样的投影方法?这些星图中的知识是如何在不同文明之间传播和交流的?……这些都为之后的科普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反之,科普实践亦能反哺科研。李亮指出:“科研往往聚焦于精深的专业领域,容易与社会大众的广泛需求脱节。通过科普工作,我们能更广泛地接触不同人群,了解公众的实际关切与需求,从而在科研选题和方向上予以更多关注,更好地回应社会期待。”

创作中国人自己的天文史科普

?2018年的一次翻译经历,成为了李亮科普创作道路上的重要转折点。

在翻译法国天体物理学家撰写的《4000年中国天文学史》时,他既赞叹于西方学者撰写中国天文学史著作时“古今结合”“中西结合”的比较视角,也意识到本土叙事的缺失:“有不少读者反馈,对于中国天文学史这样的主题,只是读外国人的著作依然不太‘过瘾’,希望哪天能有国内的学者出一本类似的、通俗易懂的著作。”

2019年,李亮参与的一部介绍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央视纪录片策划虽未落地,却催生了新的创作方法论:“如何将中国天文学史讲得‘有故事性’和‘有画面感’,这样的想法已经在我的心里深深地埋下了种子。”这种思考最终融入《星汉灿烂:中国天文五千年》的创作。

面对信息爆炸时代短视频等媒介的冲击,李亮也思考着如何提高纸质书的竞争力。因为如果纯文字的话,即使文字再准确和优美,大家也对内容缺乏直观的感受。很多时候,真可谓‘一图胜千言’。

最终,这本耗时三年完成的著作,巧妙地通过故事场景引入,用60多个关键历史瞬间构成主线,将中国天文学的发展与重要成就生动地串联了起来。

李亮说,他希望这本书能像是一扇窗户,不仅可以了解我们祖先如何仰望星空、探索宇宙,而且能够更深入地窥见和理解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明,以及独特的文化魅力。

让天文学更加“接地气”

谈到科普创作经验,李亮强调选题和筛选素材是关键一步:科普创作并非简单罗列专业知识。天文学史的学科体系完整,因此在科普写作时,需要优先选择那些既具重要性、富有趣味性,又或者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话题。

成功的科普需要洞察读者的需求与偏好,学会换位思考,把握他们的兴趣点,这样才能提高内容的针对性,使笔下的文字更具吸引力。”

天文学的内容专业性较强,尤其是古代天文学里有很多名词术语和概念,如今大家已经非常陌生。如何将天文学史知识转化为大众感兴趣的科普内容,是李亮不断钻研学习的“课题”。李亮坦言,作为研究人员,写作风格有时难免严谨有余而生动不足,因此需要不断锤炼文笔和叙事技巧。通过调整写作方式,避免学术论述的生硬感,可以显著增强文章的可读性,从而“离公众更近一些,更贴近普通人的阅读需求。”

另一方面,追求生动有趣绝不能以牺牲内容的准确性为代价。“作为专业学者,我们必须依托扎实的知识积累,严格把控内容的专业水准,在确保严谨性的前提下,将知识进行通俗化处理,以方便公众理解。”

他比喻道:“创作科普文章就像调酒,我们做科研就像生产那种度数很高的‘原浆酒’或者说‘高度酒’,纯度高,劲儿比较大。而做科普呢,更像是把这‘高度酒’,经过一番精心的‘调和’和‘勾兑’,根据大众的口味和接受度,酿成更容易入口、口感更柔和的‘低度酒’。最终,能让大家都能乐意来尝一尝‘科学’的味道,品味出科学的这种‘醇厚’,从而感受到科学的魅力。”

对李亮来说,科普创作就是他在星空与书籍间架设的那座桥梁。让遥远的星光穿越历史,照亮当下的心灵;让千年的智慧融入公众的精神世界——这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文化担当。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 宝马中国联合华为终端深度融合鸿蒙生态开启智能出行新体验
    宝马中国联合华为终端深度融合鸿蒙生态开启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汽车智能化已然成为行业发展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宝马中国与华为终端的合作,宛如两颗璀璨星辰在浩瀚宇宙中交汇,为汽车智能互联领域带来了全新的曙光和无限可能。宝马,一直以来凭借其卓越的驾驶操控性能,无论是在蜿蜒的山路还是平坦...

  • 汽车行业首批增程器综合性能认证自主品牌技术实力彰显
    汽车行业首批增程器综合性能认证自主品牌技

    在汽车行业技术不断迭代升级的进程中,增程器领域传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颁发了汽车行业首批“乘用车增程器综合性能之星”认证证书,这一举措在汽车行业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此次认证基...

  • 怎么选购电动叉车呢?易工机械分享几个要点
    怎么选购电动叉车呢?易工机械分享几个要点

    电动叉车是现代物流行业中的重要设备之一,与传统的燃油叉车相比,它具有更好的环保性、低噪音、更低的维护成本、操作简便、节省时间和更高的安全性等优势。但在选购电动叉车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载货能力叉车的载货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在选...

  • 不断创“芯”,亚略特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不断创“芯”,亚略特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

    近日,由深圳市芯片行业协会联合凤凰网举办的“新时代芯未来“全球芯片产业链发展高峰论坛在深圳前海万科国际会议中心成功召开。亚略特作为杰出企业代表之一受邀参与了此次峰会,并凭借在多模态生物识别核心技术上的不断创新,以及芯片研发领域的持续突破,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