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联合团队发现溶血性疾病治疗新药物靶点
时间:2025-04-22 14:33 来源:光明网 阅读量:5637
本报讯原本应该“寿终正寝”的“氧气快递员”红细胞,却纷纷意外死亡,引发溶血性疾病,轻则导致疲劳、贫血,重则引发器官衰竭,原因何在?华东理工大学刘琴教授团队联合空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胡兴斌副教授团队,揭示了一种红细胞程序性死亡的新机制。相关成果日前刊发于国际顶尖期刊《细胞》杂志。
该成果首次揭示补体系统激活触发红细胞程序性死亡的新机制——血影蛋白依赖性死亡,为溶血性疾病及炎症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全新药物靶点。该研究不仅有助于人类疾病治疗,未来也可拓展至畜禽、水产养殖业感染性病害防控领域。
作为机体氧气运输的核心载体,红细胞负责将血液里的氧气输送到各个器官,同时参与免疫调控。正常人体内的红细胞寿命平均为120天。但在病理状态下,免疫系统可能会错误识别红细胞,“认友为敌”发起攻击,激活补体系统这一重要免疫防御机制。由此产生的膜攻击复合物会在红细胞表面“打孔钻洞”,从而破坏细胞完整性,最终导致溶血。
研究人员介绍,针对溶血性疾病,当前临床应用的补体抑制剂虽然能延缓溶血,但是细胞破坏过程一旦启动,这些抑制剂也将回天乏术,而且单靶点治疗效果也受限。因此,解析补体攻击引发的红细胞内部分子事件,开发针对性干预策略,成为提升疗效的关键突破口。
研究团队发现,补体信号的激活会依次引发红细胞的程序化形态重塑,并伴随着细胞内容物的外排等变化。这就提示该过程可能存在程序性死亡机制。团队首次证实,补体激活可触发红细胞内miniNLRP3-ASC-caspase-8信号通路级联反应,继而介导下游核心作用靶点血影蛋白β亚基的酶切裂解。作为维持细胞膜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β亚基的酶切降解直接导致膜骨架解体,由此引发溶血。研究团队将这一新型程序性死亡方式命名为“spectosis”。
“spectosis定义了一种红细胞程序性死亡新机制,对于溶血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刘琴介绍,研究团队通过体内外机制进行了深度验证。在动物实验中,研究团队从遗传学角度验证了该研究的核心机制。同时,为评估治疗价值,研究团队采用补体信号C3抑制剂和NLRP3炎症小体抑制剂进行干预,发现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协同增效”,显示出“1+1>2”的治疗效果。
“这项研究不仅系统阐明spectosis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更创新性提出‘补体抑制+细胞死亡阻断’的联合治疗方案。”刘琴介绍,相较于现有单靶点治疗,这种“双管齐下”的策略可突破补体系统代偿激活的瓶颈,为溶血性疾病治疗开辟有效途径。
目前,研究团队已着手建立以红细胞spectosis为核心的药物筛选平台,首批筛选的药物分子在养殖鱼类感染性肠炎的口服治疗中表现出良好效果。“未来,我们将和药学专业教授合作,精准筛选靶向抑制补体激活及炎症小体活化的药物分子,助力炎症性疾病药物开发。”刘琴说。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
宝马中国联合华为终端深度融合鸿蒙生态开启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汽车智能化已然成为行业发展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宝马中国与华为终端的合作,宛如两颗璀璨星辰在浩瀚宇宙中交汇,为汽车智能互联领域带来了全新的曙光和无限可能。宝马,一直以来凭借其卓越的驾驶操控性能,无论是在蜿蜒的山路还是平坦...
-
汽车行业首批增程器综合性能认证自主品牌技
在汽车行业技术不断迭代升级的进程中,增程器领域传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颁发了汽车行业首批“乘用车增程器综合性能之星”认证证书,这一举措在汽车行业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此次认证基...
-
怎么选购电动叉车呢?易工机械分享几个要点
电动叉车是现代物流行业中的重要设备之一,与传统的燃油叉车相比,它具有更好的环保性、低噪音、更低的维护成本、操作简便、节省时间和更高的安全性等优势。但在选购电动叉车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载货能力叉车的载货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在选...
-
不断创“芯”,亚略特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
近日,由深圳市芯片行业协会联合凤凰网举办的“新时代芯未来“全球芯片产业链发展高峰论坛在深圳前海万科国际会议中心成功召开。亚略特作为杰出企业代表之一受邀参与了此次峰会,并凭借在多模态生物识别核心技术上的不断创新,以及芯片研发领域的持续突破,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