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三项科研成果在《自然》同期发表
时间:2025-07-25 18:14 来源:新华网 阅读量:12239
笔者从湖北省科技厅获悉,近日,最新一期《自然》上线,以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分别为第一完成单位的3项研究成果同期发表,3项成果涵盖医疗负担、锂电池技术、新材料发现等不同领域。
武汉大学王行环教授团队发表的是一项关于“气候变化背景下与温度相关的住院负担”的研究成果。该成果显示,极端高温或导致我国住院人数大幅增加。
该团队基于2021年至2023年中国301个城市7000余家医院的日度临床住院数据,通过非线性分布滞后模型,系统评估了泌尿系统疾病等6类气候敏感性疾病住院与气温之间的历史关联。在此基础上,团队基于3种不同的碳排放情景,低排放、中等排放(接近当前水平)、高排放,预测未来至2100年与极端气温相关的住院风险,并构建了“住院负担经济指数”,量化在3种碳排放情景下各城市的住院经济负担。预测结果表明,在当前热力条件下,若不采取任何适应措施,到2100年,在高排放情景下,全国因极端高温导致的超额住院人数将达到510万人,相关高温住院费用也将大幅增加。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黄云辉、袁利霞教授团队发表题为《液-液界面张力稳定的锂金属电池》的论文,为破解锂电池“三高”难题提出新策略。
电解液作为连接电池正负极的关键组分,其优化设计对打破上述“三高”瓶颈至关重要。目前通常采用调整锂盐/溶剂配比或引入功能添加剂等策略,这对形成稳定的固态电解质界面膜,从而提升负极界面稳定性成效显著,但对高电压正极界面膜的优化效果不佳。为突破这一瓶颈,黄云辉、袁利霞团队提出基于液-液界面张力的界面调控新策略,发明了一类新型的非均相微乳电解液,成功将溶解性较差的功能性溶剂组分引入至电解液体系。该研究提出的界面张力驱动的“微乳电解液”策略,不仅突破了传统电解液组分设计的限制,而且通过物理场驱动机制实现了高电压条件下正负极界面的动态协同稳定,为实现电池高能量密度、高稳定和高安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中国地质大学李国岗教授、戴志高教授团队联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王岐捷教授、胡光维(南洋助理教授)团队首次在非双曲晶体钒酸钇中观察到“双曲表面声子极化激元”,突破了学界对双曲极化激元依赖“本征双曲材料”的传统认知,提出了“非双曲极化激元”新范式。
双曲材料因其独特的电磁特性被视为纳米光子学的核心载体之一,但其光学响应被限制在固定的双曲频段,极大限制了应用潜力。研究团队利用纳米成像技术,在该材料的非双曲频段捕捉到具有双曲色散特征的表面极化激元,并通过温度调控实现其从双曲型到椭圆型的光学拓扑相变,证实其具有低损耗、长程传播特性。该研究极大拓展了极化激元可调控的频谱范围和适用材料库,为稀土材料在纳米光子学的应用开辟了新路径,可为高灵敏传感、超分辨成像等应用提供关键支撑。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
宝马中国联合华为终端深度融合鸿蒙生态开启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汽车智能化已然成为行业发展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宝马中国与华为终端的合作,宛如两颗璀璨星辰在浩瀚宇宙中交汇,为汽车智能互联领域带来了全新的曙光和无限可能。宝马,一直以来凭借其卓越的驾驶操控性能,无论是在蜿蜒的山路还是平坦...
-
汽车行业首批增程器综合性能认证自主品牌技
在汽车行业技术不断迭代升级的进程中,增程器领域传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颁发了汽车行业首批“乘用车增程器综合性能之星”认证证书,这一举措在汽车行业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此次认证基...
-
怎么选购电动叉车呢?易工机械分享几个要点
电动叉车是现代物流行业中的重要设备之一,与传统的燃油叉车相比,它具有更好的环保性、低噪音、更低的维护成本、操作简便、节省时间和更高的安全性等优势。但在选购电动叉车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载货能力叉车的载货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在选...
-
不断创“芯”,亚略特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
近日,由深圳市芯片行业协会联合凤凰网举办的“新时代芯未来“全球芯片产业链发展高峰论坛在深圳前海万科国际会议中心成功召开。亚略特作为杰出企业代表之一受邀参与了此次峰会,并凭借在多模态生物识别核心技术上的不断创新,以及芯片研发领域的持续突破,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