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世界网 >> 热点

热点

全球可能连续两年升温超1.5℃

   时间:2025-09-24 10:16   来源:光明网   阅读量:10488   

中国科学报讯 将全球变暖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似乎变得更加遥不可及,因为最新气候数据显示,全球气温仍然极高,2025年将与2024年一道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根据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和美国非营利组织“伯克利地球”的数据,2025年4月是有记录以来第二热的4月,仅次于2024年4月。哥白尼的数据显示,当月全球平均气温仍比工业化前水平高1.51摄氏度,是过去22个月中第21个高于这一关键阈值的月份。“伯克利地球”的数据则显示,2025年4月的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水平高1.49摄氏度,比2024年4月低0.07摄氏度。

这种持续的高温让科学家感到惊讶。2024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水平高1.55摄氏度。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平均气温首次在一整年比工业化前高出1.5摄氏度。根据2015年的《巴黎协定》,各国同意将全球气温上升幅度限制在不高于工业化前水平2摄氏度的范围内,理想情况下为1.5摄氏度。然而这一目标看起来越来越难以实现。

科学家曾预计,1月的拉尼娜天气模式将提供一个喘息的机会,使今年的气温略有下降。但是,全球气温仍居高不下,这加剧了人们对2025年可能连续第二年超过1.5摄氏度关键阈值的担忧。

“伯克利地球”的Robert Rohde在5月13日的一次简报会上说:“最近结束的拉尼娜事件并没有像通常预期的那样带来那么多的降温。”

Rohde说,根据“伯克利地球”的数据,今年有18%的可能性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有53%的可能性成为有记录以来第二热的一年。2025年全球平均气温超过工业化前1.5摄氏度的可能性为52%。

Rohde补充说,今年剩下的时间将如何发展、全球气温将如何变化,主要取决于太平洋是否会出现新的厄尔尼诺或拉尼娜模式。

持续的高温进一步打消了人们将全球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的愿望。虽然这一目标是根据20年的平均气温衡量的,但研究人员越来越担心,最近的高温意味着这一阈值已经被突破。“在未来10年左右,气温不可避免地在长期平均值上比工业化前高出1.5摄氏度。”Rohde说。

去年,科学家警告说,如果连续3年全球平均升温保持在1.5摄氏度以上,就意味着《巴黎协定》的目标将落空。同样,今年早些时候发表的一篇论文指出,连续12个月升温高于1.5摄氏度表明,长期升温1.5摄氏度的可能性为80%。

英国雷丁大学的Richard Allan对气候变暖的持续性感到惊讶。他说,过去两年的研究和最近创纪录的气温从根本上改变了科学观点,即将升温限制在1.5摄氏度能否实现。“如果在未来20年内没有大规模的缓解措施,我们将不可避免地进入气温超过工业化前水平1.5摄氏度的时期。”

但Allan强调,《巴黎协定》将升温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的目标仍可以实现。“我们的目标仍然是将温度控制在这一阈值,这一点至关重要。”

《中国科学报》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 宝马中国联合华为终端深度融合鸿蒙生态开启智能出行新体验
    宝马中国联合华为终端深度融合鸿蒙生态开启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汽车智能化已然成为行业发展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宝马中国与华为终端的合作,宛如两颗璀璨星辰在浩瀚宇宙中交汇,为汽车智能互联领域带来了全新的曙光和无限可能。宝马,一直以来凭借其卓越的驾驶操控性能,无论是在蜿蜒的山路还是平坦...

  • 汽车行业首批增程器综合性能认证自主品牌技术实力彰显
    汽车行业首批增程器综合性能认证自主品牌技

    在汽车行业技术不断迭代升级的进程中,增程器领域传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颁发了汽车行业首批“乘用车增程器综合性能之星”认证证书,这一举措在汽车行业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此次认证基...

  • 怎么选购电动叉车呢?易工机械分享几个要点
    怎么选购电动叉车呢?易工机械分享几个要点

    电动叉车是现代物流行业中的重要设备之一,与传统的燃油叉车相比,它具有更好的环保性、低噪音、更低的维护成本、操作简便、节省时间和更高的安全性等优势。但在选购电动叉车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载货能力叉车的载货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在选...

  • 不断创“芯”,亚略特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不断创“芯”,亚略特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

    近日,由深圳市芯片行业协会联合凤凰网举办的“新时代芯未来“全球芯片产业链发展高峰论坛在深圳前海万科国际会议中心成功召开。亚略特作为杰出企业代表之一受邀参与了此次峰会,并凭借在多模态生物识别核心技术上的不断创新,以及芯片研发领域的持续突破,获...